python編好程序后如何運行,python程序-調試Python程序代碼的幾種方法總結

 2023-11-18 阅读 25 评论 0

摘要:程序能一次寫完并正常運行的概率很小,基本不超過1%。總會有各種各樣的bug需要修正。有的bug很簡單,看看錯誤信息就知道,有的bug很復雜,我們需要知道出錯時,哪些變量的值是正確的,哪些變量的值是錯誤的,因此,需要一整

程序能一次寫完并正常運行的概率很小,基本不超過1%。總會有各種各樣的bug需要修正。有的bug很簡單,看看錯誤信息就知道,有的bug很復雜,我們需要知道出錯時,哪些變量的值是正確的,哪些變量的值是錯誤的,因此,需要一整套調試程序的手段來修復bug。

第一種方法簡單直接粗暴有效,就是用print把可能有問題的變量打印出來看看:

python編好程序后如何運行,?

1

2

簡單python程序、3

4

5

python怎么運行代碼、6

7

8

9

10

# err.py

def foo(s):

n= int(s)

print '>>> n = %d' % n

return 10 / n

def main():

foo('0')

main()

執行后在輸出中查找打印的變量值:

?

1

2

3

4

5

$ python err.py

>>> n= 0

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

...

ZeroDivisionError: integer divisionor modulo by zero

用print最大的壞處是將來還得刪掉它,想想程序里到處都是print,運行結果也會包含很多垃圾信息。所以,我們又有第二種方法。

斷言

凡是用print來輔助查看的地方,都可以用斷言(assert)來替代:

?

1

2

3

4

5

6

7

8

# err.py

def foo(s):

n= int(s)

assert n != 0,'n is zero!'

return 10 / n

def main():

foo('0')

assert的意思是,表達式n != 0應該是True,否則,后面的代碼就會出錯。

如果斷言失敗,assert語句本身就會拋出AssertionError:

?

1

2

3

4

$ python err.py

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

...

AssertionError: nis zero!

程序中如果到處充斥著assert,和print相比也好不到哪去。不過,啟動Python解釋器時可以用-O參數來關閉assert:

?

1

2

3

4

$ python-O err.py

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

...

ZeroDivisionError: integer divisionor modulo by zero

關閉后,你可以把所有的assert語句當成pass來看。

logging

把print替換為logging是第3種方式,和assert比,logging不會拋出錯誤,而且可以輸出到文件:

?

1

2

3

4

5

6

7

# err.py

import logging

s= '0'

n= int(s)

logging.info('n = %d' % n)

print 10 / n

logging.info()就可以輸出一段文本。運行,發現除了ZeroDivisionError,沒有任何信息。怎么回事?

別急,在import logging之后添加一行配置再試試:

?

1

2

import logging

logging.basicConfig(level=logging.INFO)

看到輸出了:

?

1

2

3

4

5

6

$ python err.py

INFO:root:n = 0

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

File"err.py", line 8,in

print 10 / n

ZeroDivisionError: integer division or modulo by zero

這就是logging的好處,它允許你指定記錄信息的級別,有debug,info,warning,error等幾個級別,當我們指定level=INFO時,logging.debug就不起作用了。同理,指定level=WARNING后,debug和info就不起作用了。這樣一來,你可以放心地輸出不同級別的信息,也不用刪除,最后統一控制輸出哪個級別的信息。

logging的另一個好處是通過簡單的配置,一條語句可以同時輸出到不同的地方,比如console和文件。

pdb

第4種方式是啟動Python的調試器pdb,讓程序以單步方式運行,可以隨時查看運行狀態。我們先準備好程序:

?

1

2

3

4

# err.py

s= '0'

n= int(s)

print 10 / n

然后啟動:

?

1

2

3

$ python -m pdb err.py

>/Users/michael/Github/sicp/err.py(2)()

-> s ='0'

以參數-m pdb啟動后,pdb定位到下一步要執行的代碼-> s = '0'。輸入命令l來查看代碼:

?

1

2

3

4

5

6

(Pdb) l

1 # err.py

2 -> s= '0'

3 n= int(s)

4 print 10 / n

[EOF]

輸入命令n可以單步執行代碼:

?

1

2

3

4

5

6

(Pdb) n

>/Users/michael/Github/sicp/err.py(3)()

-> n= int(s)

(Pdb) n

>/Users/michael/Github/sicp/err.py(4)()

->print 10 / n

任何時候都可以輸入命令p 變量名來查看變量:

?

1

2

3

4

(Pdb) p s

'0'

(Pdb) p n

0

輸入命令q結束調試,退出程序:

?

1

2

3

4

5

(Pdb) n

ZeroDivisionError:'integer division or modulo by zero'

>/Users/michael/Github/sicp/err.py(4)()

-> print 10 / n

(Pdb) q

這種通過pdb在命令行調試的方法理論上是萬能的,但實在是太麻煩了,如果有一千行代碼,要運行到第999行得敲多少命令啊。還好,我們還有另一種調試方法。

pdb.set_trace()

這個方法也是用pdb,但是不需要單步執行,我們只需要import pdb,然后,在可能出錯的地方放一個pdb.set_trace(),就可以設置一個斷點:

?

1

2

3

4

5

6

7

# err.py

import pdb

s= '0'

n= int(s)

pdb.set_trace()# 運行到這里會自動暫停

print 10 / n

運行代碼,程序會自動在pdb.set_trace()暫停并進入pdb調試環境,可以用命令p查看變量,或者用命令c繼續運行:

?

1

2

3

4

5

6

7

8

9

10

$ python err.py

>/Users/michael/Github/sicp/err.py(7)()

-> print 10 / n

(Pdb) p n

0

(Pdb) c

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

File"err.py", line 7,in

print 10 / n

ZeroDivisionError: integer division or modulo by zero

這個方式比直接啟動pdb單步調試效率要高很多,但也高不到哪去。

IDE

如果要比較爽地設置斷點、單步執行,就需要一個支持調試功能的IDE。目前比較好的Python IDE有PyCharm:

http://www.jetbrains.com/pycharm/

另外,Eclipse加上pydev插件也可以調試Python程序。

小結

寫程序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調試,程序往往會以你意想不到的流程來運行,你期待執行的語句其實根本沒有執行,這時候,就需要調試了。

雖然用IDE調試起來比較方便,但是最后你會發現,logging才是終極武器。

版权声明: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hbdhgg.com/3/177198.html

发表评论:

本站为非赢利网站,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!

Copyright © 2022 匯編語言學習筆記 Inc. 保留所有权利。

底部版权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