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列教材,清華大學計算機紅皮書,哈佛的紅皮書_82702698.pdf

 2023-12-12 阅读 23 评论 0

摘要:哈佛的紅皮書_82702698反思問題作為一名大學教師,您心目中理想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列教材、的本科教育目標是什么?作為清華大學本科生,您心目中本科教育目標應該是什么?高等教育目標的層次或類型哈佛好還是清華好、1. 掌握一項專門技藝和基本文化知識

哈佛的紅皮書_82702698

反思問題

作為一名大學教師,您心目中理想

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列教材、的本科教育目標是什么?

作為清華大學本科生,您心目中

本科教育目標應該是什么?

高等教育目標的層次或類型

哈佛好還是清華好、1. 掌握一項專門技藝和基本文化知識,畢業后能夠找到對口

工作,并勝任本職工作。

2. 精通一門專業知識和技能,具有寬廣的知識面。畢業后能

夠在本專業領域或相近專業領域開展工作,并能夠對本專業

清華與哈佛大學的差距,知識有所發展。

3. 在精通一門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,理解人類各種知識類

型的本質及其探究方法與模式,養成批判性思維習慣,具有

國際視野和創新潛力。畢業后能夠創造新職業、新專業,引

哈佛大學紅皮書?領社會發展。

職業教育、普通本科院校、一流大學:

知識、技能;思維方式、價值觀

第二次世界大戰, 給人

清華大學大一英語教材。類帶來空前的震撼、破壞、

疑忌。在戰后的民主世界

中, 大學應扮演什么角色,

在自由社會中, 大學教育

的功能是什么, 這是美國

高等教育的領導人, 在戰

爭期間及戰后初期 , 所刻

不容緩在思索和必須提出

答案的問題。

在這樣的背景之下, 哈佛大學第23任校長James Bryant Conant

(1893-1978) ( 任期1933-53)。1943年, Conant有感于戰后民主

世界和自由社會中, 大學的角色和功能的問題, 特別是通識教育的

問題, 因而任命哈佛的教授以及校外學界知名人士, 組成了“ 自由社

會中通識教育的目標”委員會, 委員會經兩年研究, 于 1945 年戰爭

正好結束時提出報告, 名為《自由社會中的通識教育》 (General

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)。

Conant 在報告中寫了長篇導言。 該書用哈佛的傳統深紅校色為封

面, 因而人們習慣稱之為紅皮書(Redbook)。紅皮書因其日后巨大

的影響,被譽為二次戰后通識教育的圣經。

In order to discharge his (or her) duties as

a citizen adequately, a person must

somehow be able to grasp the

complexities of life as a whole.

《自由社會中的通識教育》, 提出通識教育之

目的在于培養「完整的人」, 這種人需具備四種能

力:

1. 有效思考的能力;

2. 能清晰地溝通思想的能力;

3. 能做適切明確判斷的能力;

4. 能辨識普遍性價值的認知能力

(引自 Harvard Committee,1945, p.64-73),

《紅皮書》規定大學畢業最低限的16 門科目中, 主修

仍為六科,通識課程占六科 ( 由原來的四科增加兩科自由

選修由六科減為四科) 。六科的通識課程必須在人文、社

會、自然三大領域中至少選一科, 而其中人文領域中至少

要讀“文學經典名著” (Great Texts of Literature) 一科,

此外可以選讀文學、哲學、美術、音樂方面的科目。社會

科學領域中至少要讀“西方思想與制度” (Western

Thought and Institutions) 一科, 此外可以選讀美國的民

主、以及人際關系方面的科目。自然科學領域中可以選讀

自然科學概論、數學、物理、生物等方面的科目

(Harvard Committee, 1945, pp.204-230)。

擔任通識課程的教師, 都是人文、社會、

自然各領域各科系推選出的有名望聲譽的

教授, 因而任教通識科目的教學是一種榮

譽。 Conant 校長本身是著名化學學者,

但對歷史和西方經驗主義素有研究而享盛

名, 他也開設了《自然科學史》和《休謨

的哲學》兩門通識課程。

約翰·紐曼(1852)

查爾斯·W·艾里奧特(1869)

羅伯特·赫欽斯(1930)

詹姆斯·科南特(1943)

德里克·博克(1978)

-—進步與保守的爭斗歷史,著名教

版权声明: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hbdhgg.com/5/194419.html

发表评论:

本站为非赢利网站,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!

Copyright © 2022 匯編語言學習筆記 Inc. 保留所有权利。

底部版权信息